“多亏县医院肺小结节诊治中心,体检时就查出了早期肺癌,微创手术后3天就出院了,现在恢复得特别好!”近日,汶上县患者王先生拿着复查报告,对汶上县人民医院肺小结节诊治中心的医护团队连连道谢。
自2023年7月济宁市肺小结节诊治中心汶上分中心落户汶上县人民医院以来,中心以“早筛早诊、精准诊疗、全程管理”为核心目标,在肺结节及早期肺癌防治领域交出亮眼答卷,为县域群众筑牢肺部健康防线。
早筛先行
1万人次筛查检出240余例早期肺癌
随着群众体检意识增强、胸部CT检查普及,肺结节检出率逐年升高。针对这一情况,中心将肺癌早筛作为核心工作,近2年累计完成高危人群筛查超1万人次,成功检出肺结节患者3000例,为2000余例肺部小结节人群建立专属健康档案。
更关键的是,中心通过精准筛查,成功诊治早期肺癌(IA期及更早)患者240余例,较传统体检模式下的早期肺癌发现率显著提升。“早期肺癌患者通过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我们的早筛工作,就是为患者争取关键治疗时间窗口。”心胸外科主任闫春章介绍。
“影像+AI+MDT”
精准诊断率超90%
为减少误诊漏诊,中心搭建起“影像+AI+病理”精准诊断体系:引入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等先进技术,联合AI辅助诊断系统,将肺结节良恶性鉴别准确率提升至90%,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达9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针对疑难病例,中心开设多学科联合(MDT)门诊,汇聚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肿瘤科专家共同研判。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0例疑难结节患者提供联合诊断,避免因单一科室判断导致的诊疗偏差,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精准诊断结论。
微创技术升级
“无管手术”提升就医体验
在治疗环节,心胸外科重点发展胸腔镜微创技术,累计完成单孔胸腔镜手术240余例。该技术不仅并发症发生率低,还将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3天,较传统开胸手术减少5天,大幅减轻患者身心负担。
今年初,中心加入“县域肺肿瘤早筛与无管微创技术联盟”,成功开展保留自主呼吸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该手术全程不使用双腔气管导管、喉罩等人工气道,围术期不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管及导尿管,真正实现“睡一觉手术就做好了”。术后当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正常进食,就医体验感与满意度显著提升。
全程管理闭环
科普宣教缓解患者焦虑
为实现长期健康守护,中心建立“诊疗-随访-健康指导”全程管理体系:根据患者结节大小、性质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通过电话、线上问诊、线下复诊等方式,已完成300例患者的长期随访,成功监测到10例结节进展患者并及时干预治疗。
同时,中心通过科普海报、线上直播等形式开展肺结节宣教活动,向群众传递“肺结节不等于肺癌”的科学认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避免盲目恐慌,引导大家以理性态度面对肺结节。
“未来,我们会继续扩大早筛范围、提升诊断精度、完善治疗方案。”汶上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王畅表示。据悉,医院胸外科在县域内率先设立肺结节专科门诊,每年为大量患者提供科学管理与咨询服务,心胸外科主任闫春章主任医师拥有近28年胸外科工作经验,在肺结节诊断与微创手术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下一步,汶上县肺小结节诊治中心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为更多群众提供高质量肺部健康服务,助力降低肺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