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汶上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一例罕见胎位高危产妇,产妇母女平安。这是一场特殊的生命保卫战,此次成功救治再次彰显了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和高水平团队协作能力,为母婴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3月15日12 时 汶上县人民医院产房内,一场与死神竞速的生命保卫战骤然打响。高龄孕妇张女士因“第四胎,孕39周,胎膜早破 2 天、腹痛加剧”由120紧急送进产房,情况万分危急。
值班医生孔莉看着眼前的景象,心头一紧,产妇宫口已开全,低垂的先露部似水肿的肛门,但胎心监护仪上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寂静——胎儿心率持续异常,羊水Ⅲ度污染,一场关乎两条生命的危机正在逼近!
罕见胎位危机:0.8‰~2.7‰概率的生死考验
产科主任伊金萍赶来后,面色凝重,经过紧急评估,胎儿竟然是罕见的“面先露颏后位”!这种发生率不足0.8‰~2.7‰的异常胎位,经产妇多于初产妇,不能经阴道自然分娩,易引发子宫破裂及胎儿窘迫。此刻,每一秒的流逝都在透支着新生命的氧气储备。“立即启动紧急剖宫产!”伊金萍主任果断下令,产安办主任尹燕明同步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麻醉科、新生儿科、输血科、物业保障团队如精密齿轮般迅速咬合。一场多学科协同作战的生命救援就此拉开帷幕。
黄金 6 分钟:刀尖上的生命竞速
12时05分 手术室里灯火通明,麻醉科主任精准调控药物剂量,将产妇生命体征波动控制在±5%的极窄区间;新生儿科团队严阵以待,辐射台预热至 37℃恒温,复苏器校准完毕。伊金萍主任手持手术刀快速的划开子宫,这一刀,承载着两条生命的希望!
12 时 11 分 仅仅6分钟后,一个浑身沾满胎粪的女婴被抱出,可孩子全身青紫、肌张力松弛,Apgar评分仅3分(满分10 分),体重3.45公斤。新生儿科主任迅速带领团队启动"黄金1分钟"复苏流程:清理气道、正压通气、气管插管,胸外按压、肾上腺素给药……5分钟后,婴儿皮肤转红,心率回升,看着监护仪上跃动的波形,大家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连环危机:子宫破裂+熊猫血告急
正当抢救团队准备松口气时,伊金萍主任发现产妇子宫左侧角裂口已达宫颈外口,鲜血如注。更棘手的是,产妇还是Rh阴性“熊猫血”! 医院稀有血型应急机制全面启动:产安办尹科长安排血库紧急联络济宁中心血站,120 急救车鸣笛驶向30公里外的储血点;手术室里,伊金萍与副主任刘婧争分夺秒缝合止血。在探查时,又发现子宫下段后壁异常,子宫不完全破裂,她们迅速完成修补,成功控制出血。这场教科书级别的止血操作,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生命守护的延续:从手术室到病房的温暖接力
术后,这场生命保卫战的战场悄然转移至病房,护理部即刻通知产科团队迅速启动"特 级护理"模式,精准记录产妇生命体征、宫缩及恶露量,进行全方位风险评估,与医疗团队紧密配合,精准干预,以专业与温情织就一张细密的康复之网。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不仅镌刻了多学科协作的医学丰碑,更以教科书级的应急响应诠释了现代产科的核心使命——以敬畏之心织密生命防线,用团队之力托举新生希望。未来, 汶上县人民医院产科团队将永葆这份对生命的赤诚,以“分秒必争的应急能力、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温暖如春的人文关怀”为底色,持续精进围产期危重症救治体系,让"母婴安全" 的承诺如春风化雨,润泽每一份对生命的期待。